1月25日,证监会发布2022年新年首次科创板IPO批文。交大人创立的陕西思斯瑞新材料成功过会,将成为2022新年首次科创板上市公司。这也成为继上海芯导科技和深圳英集芯第三家交大系科创板上市企业,充分彰显了交大校友的科创硬核实力。
特别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斯瑞新材料是一家陕西本土企业,创始人王文斌从西安起步创业,成为细分领域隐形世界冠军,这也反映了作为科教大省、西安打造全世界硬科技发展之都的底气。
陕西斯瑞新材料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以轨道交通、电力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影像等高端应用领域为目标市场,向客户提供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高性能金属铬粉、CT和DR球管零组件等产品的关键基础材料和零组件制造商。
董事长王文斌说“斯瑞”是英文3的发音,“三生万物”,要用3个10年做国际领跑者。第一个10年是做到中国第一,第二个10年是做到全球第一,现在企业已步入第3个10年阶段,目标是要做到全世界创新领先。
在2019年占据了铜铬电触头材料领域近70%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及近50%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是铜铬锆合金系列材料隐形冠军。公司在2019年已成为电力领域用铜铬合金触头材料与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电机用高导高强铜合金转子材料两个细分领域的世界第一,铜铬触头市场占有率在国内排名第一。
目前,斯瑞新材料是电力领域用铜铬合金电真空触头材料及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电机用铜铬锆合金转子材料的全球主要供应商,产品服务于西门子电力、ABB、施耐德、东芝、伊顿、美国GE交通、法国阿尔斯通、中车、国家电网、西门子医疗等世界五百强大企业。
招股书显示,斯瑞新材报告期内以轨道交通、电力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影像等高端应用领域为目标市场,形成了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和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两大核心业务,同时培育了高性能金属铬粉、医疗影像零组件等新兴业务。
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其在部分领域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填补国家新材料领域空白为使命。
医疗影像设备中,X射线管是用于产生X射线的设备,直接影响CT和DR的成像质量和常规使用的寿命。X射线管又称为“球管”,包括CT球管和DR球管。目前我国CT球管市场的基本格局是:西门子、GE、飞利浦、当立、万睿视等国际巨头占据了我国95%以上的市场,“国内企业起步较晚,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市场占有率,距离国外巨头仍有较大的差距。”
此外,斯瑞新材称,CT球管上游核心零部件市场也被法国PMB等国外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因此国内企业包括珠海瑞能、中电十二所、昆山医源、上海联影等业务延伸至CT球管生产的企业,对管壳组件、转子组件、轴承套、阴极零件等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具有迫切的需求。
公司是无锡西门子在管壳组件和转子组件领域的唯一本土供应商,技术能力达到了国外领先水平,解决了无锡西门子的本土供应链问题,同时填补了国内空白。
国内客户覆盖了珠海瑞能、中电十二所、上海联影、麦默真空、思柯拉特等绝大部分的国内CT球管研发和生产企业,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近3年斯瑞新材营收录得4.92亿、5.66亿和6.81亿,同期归母净利润0.17亿、0.3亿和0.52亿,两项指标均稳定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王文斌1968 年 8 月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南赵村,1991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学历(2005 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EMBA 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9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系专业的王文斌顺利成为了西安华山机械制造厂的一名员工,但所在的国企因为多方的影响,订单减少,发展滞缓。
90年代初市场经济兴起,在国家鼓励创业创新的大浪潮下,王文斌怀揣着实业报国的理想,下定决心辞职下海。王文斌回忆道:“当时社会百废待兴,国家电力行业处在一穷二白阶段,西安老城使用的还是50年代的电力设备。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的发展不能离开电力的支持,未来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巨大。我在学校学习金属材料专业时,老师带领我们通过对电力行业的研究,看到了行业发展的潜力,因此也有了将研究成果进行市场化的想法。”
但作为制造业,空有需求和理论无济于事,生产出产品才是硬道理。在创业初期,场地、资金和设备都成了难题,幸运的是,王文斌的创业行动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各方的大力支持。
1995年,王文斌正式创立陕西斯瑞,走上了以新材料为方向的创业之路。陕西斯瑞成立之时,我国制造CuCr(铜铬)触头材料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皆受制于国外,王文斌与老师、同学一起立志攻克难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制造技术。
如何将研究模型做成批量化、质量稳定的产品,是王文斌和他的团队第一个需要克服的问题。王文斌认为用“心酸”两字形容这一阶段的故事不为过,他说:“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连晚上做梦都在做实验。”为了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他整整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筛选粉末,创新性地把低温液氮制取高纯低氧铬粉与真空热碳还原两种工艺有效结合,并设计自制了大量真空设备,实现了还原、烧结、熔渗一次批量、低成本工艺循环完成的集成新技术,以及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和定向凝固技术制造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优质CuCr 触头材料。因为市场上没有合适的制造设备,团队从零摸索,自主设计和改造了多种专用真空炉。
现在真空炉加工方式慢慢的变成了了斯瑞的“杀手锏”,王文斌自豪地说:“在整个世界,只有斯瑞从始至终坚持用真空烧结或真空熔炼来生产特种铜合金。”如今,斯瑞拥有各类生产和检测设备1000多台套,已建成建有真空熔渗、真空熔铸、真空自耗电弧熔炼、SPS烧结等材料制造等多条生产线,解决了我国中高压真空开关触头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难题,并大批量出口服务全球市场,成为该行业毋庸置疑的领军者。
1990年代末,王文斌独自踏上欧洲大陆,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展会,并亲自前往各国工厂进行洽谈,跑出了陕西斯瑞的国际拓展之路。
从2003年开始,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策略,通过参加行业会议和技术交流的国际研讨会议,与全球的行业一流企业切磋和沟通,并且邀请跨国公司客户到工厂实地参观和考察。经过不懈努力,规模尚小的陕西斯瑞,凭借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和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获得了行业一流企业的认可,真正打入了国际市场。
王文斌先后多次捐助雁塔区慈善助学基金、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赞助西安交通大学“金相杯”全校蓝球赛、西安交通大学王季梅奖励基金及王笑天基金等。
王文斌个人出资100万成立“爱心救急”基金,帮企业员工解决急需困难,连续多年春节每年向其老家农村捐款资助全村七十岁以上老人过春节,始终致力于公益事业,将更多的财富用于回馈社会。
交大材料学院楼的周惠久院士塑像。周惠久(1909年3月1日—1999年2月9日),出生于辽宁沈阳,金属材料学家、力学性能及热处理学家、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1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后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回国担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兼职;1952年回到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担任教授;1958年全家迁到西安,196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至1984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交大材料学院招收学生并不多,从人数角度来说和机械、能动、电气、电信这样的大院没法比,是所谓的“小院”。
知名院友中,学术界的有知名材料学专家任晓兵、王华明院士,2021年新晋中科院院士孙军教授;企业界有乐普医疗蒲忠杰、普华和顺张月娥夫妇,爱建证券总裁祝健、华西能源黎仁超、连续创业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的巨星科技仇建平,前央视主持人、国民app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从政的省部级干部有现任湖南省委常委魏建锋,贵州省人大副主任何力、曾任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于杰、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引良、曾任成都市长和中铝集团董事长的葛红林等。
2018年,毕业于交大材料系的蒲忠杰(材料系1986届硕士毕业生)、张月娥(材料系1985届本科毕业生)夫妇捐赠巨资1亿块钱,发起设立“西安交大思源普惠教育发展基金”,实施“越杰创新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即“越杰计划”),并创办“越杰班”。
“越杰计划”和“钱学森学院”一起,慢慢的变成了交大新时期的一张招生王牌。蒲忠杰、张月娥这对交大材料伉俪校友的善举也成为杰出校友回馈母校的中国高教界和校友圈佳话。
“小院”材料为何成才率如此之高,其中秘诀值得探讨,这也被成为交大成才的“材料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马斯克:无人驾驶将大量减少事故,挽救数百万生命!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智能驾驶要比人驾驶安全10倍
老头杯冲突大爆发!Otto怒喷MLXG母亲,直播间被封!xiye哭着下播
伊姐周末热推:电视剧《不可告人》;综艺《花儿与少年·好友记》......
HMD Global 开启“为手机命名”活动,Pulse 手机在印定名 Arrow